兴安盟突泉县强化招商引资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近日,从满洲里农产品推介会上传来好消息,突泉县的上等蔬菜、绿豆、肉鸡、绒毛、清洁用具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满洲里出口商的喜欢,这为突泉县特色农产品走出**又打开了一扇大门。据了解,这仅是突泉县强化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富民强县步伐重多举措中的一个。
2008年,突泉县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托风能、农畜产品、劳动力密集等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激活内资、促进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金活力,培育了一批新的产业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今年1-9月末,突泉县引进项目32个,到位资金18.5亿元,完成目标的77.1%,同比增长61%。从投资规模看,亿元以上项目7个,到位资金10.58亿元;千万元以上项目22个,到位资金7.83亿元,招商引资创历年*好水平。
打好风能资源“牌”,发展低碳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近两年,突泉县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和良好的电力基础设施,对接国家、自治区、兴安盟发展政策,积极谋划风电项目,在推进风电项目建设进程中,把握好引进企业、盯跑项目、**服务三个关节点,使龙源、大唐、华电、华能、国电和风等多家国电公司相继入驻突泉。截止目前,并网发电达到10万千瓦。今年新开工建设的三个风电项目,年底力争实现全部并网发电,累计并网发电达到25万千瓦。
为打造风电产业链条,突泉县积极寻求风电设备制造本土化,做突泉人自己的“风车”。2008年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内蒙古天远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年产300台(套)风电设备项目。截止目前,风机设备制造项目已生产基础环33个,塔筒5套,风电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加速了能源工业发展进程。
做强农产品加工“牌”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实现由农业产业化主导向工业化主导方向转变。
近年来,突泉县立足农畜产品资源优势,一手抓“筑巢引凤”,大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产业化基地,尤其是在禽产业发展上,向规模化聚力,向产业化靠拢。一手抓“借船出海”,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通过走出去招商,先后成功引进江苏雨润集团总投资1.87亿元的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吉林安大总投资1.78亿元年养殖15万套种禽养殖厂、年产18万吨饲料厂、年孵化1500万羽孵化场、年屠宰800万只肉鸡屠宰项目入驻突泉。禽产业链条迅速形成,龙头与养殖基地互为促动,催生出强大的产业效应。截止10月10日,已出栏肉鸡1090万只,平均按每只鸡净攥4.8元计算,户均增收5232万元。突泉县禽类养殖实现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在脱水蔬菜加工项目上,2007年成功引进了内蒙古叁山菜业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09年末完成投资3200万元,2010年又续投资1008万元,新建批次存储能力2000吨的气调低恒温保鲜库1座,到今年10月,企业具备了脱水加工、储藏保鲜、温室育秧、生物化验、分级挑选、外贸出口、生产许可等多种功能,脱水蔬菜干品生产能力突破4000吨、保鲜蔬菜收储能力达到3万吨,一跃成为兴安盟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突泉县共落实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其中新建标准化百亩集中连片基地6200亩、达到1.8万亩,全县脱水蔬菜干品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今年预计生产脱水蔬菜干品9000吨以上,实现基地产值1.5亿元,拉动2万户农民增收7500万元;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拉动就业1200人,实现就业收入1200万元。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
做大劳务输出“牌”,拓展输出基地,向城镇化方向迈出坚实步伐。
突泉县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大县,为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近年来,突泉县立足盟内、区外企业缺乏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这一特点,依照“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培训输出、创业就业”的原则,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来抓。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突破口,紧密对接市场需求,精心培育和全力打造“突泉县电焊工”这一本土劳务输出品牌。
在做好培训的基础上,突泉县通过不断对外联系、沟通,拓展输出基地。如今,在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通过多方协调、沟通、走访、联系的基础上,突泉县已与上海、浙江、江苏、辽宁等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农民焊工得到企业高度认可,形成了“突泉焊工”品牌。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共免费培训农民焊工1114名,其中输出外地293人,有85%以上实现了稳定就业,*高月工资收入达5000多元,创造价值2135万元。
今年,突泉县在主打“突泉焊工”品牌的同时,又针对市场需求,以劳务市场需求量大、就业难度小、工资待遇相对好的服装加工、家政、汽车驾驶、农机维修等工种为主对农民进行培训。通过多管齐下的培训措施使得突泉的产业发展生力**伍不断壮大,劳动力转移正朝着技能型、稳定型、组织型方向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集聚。